 |
基地建设 |
|
|
|
 |
建设内容 |
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机械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通过整合现有学生创新活动资源,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协会等,拓展、开发其创新活动的功能,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研究课题、设备器材(耗材)、活动经费和必要的场所,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发表、出版、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和帮助。创新活动基地建设将与大学生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实践调查等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有机结合。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创新实验室:以机械学院工程实训中心为依托,让学生通过实训中心进行机械认识(包括认识实验、装拆实验和测绘实验等)和工程训练,以认识零部件、元器件、工具,接触典型行业机械设备;获得机械的组成及结构、基本工作原理等感性知识;获得材料及加工过程的有关知识;学习拆装、调试方法,了解夹具、模具或机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工具的使用,增强动手能力。理解机器组成、结构与机构运动配合,增强从具体结构抽象出机械运动特征的能力;得到机械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对工程问题的观测、分析、更新、设计、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创新技术训练中心:以机械学院各中心实验室、数控实验室为依托,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创新技术训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际创新产品的研制,让学生体验创新设计及其制作的全过程。该训练主要面向已经过基础创新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年级(大三)学生,打破常规,打破学科及专业的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参与创新训练。
三、创新成果孵化中心:以“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技术训练中心”为依托,以创新大赛和大学生科研为载体,孵化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发现的有潜力的项目,给予特别的支持和进一步的孵化,在创新训练的基础之上,以项目组,课题组等形式,组成若干个科技研发小组或创业团队,中心负责指导学生创新团队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将他们的发明创造由创意转变为有形的创新成果,并对创新成果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开发,进而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学生自主选题,大胆创新,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创新培训中心:以创新课程为核心,开设创造性思维集训,如《机械创新设计方略》选修课程、CAD/CAM设计与制造培训、软件知识培训、数控加工技术培训、管理创新基础培训等。
五、创新基金:吸引一些企业团体以设立创新基金的形式参入到大学生创新基地,支持学生的课题立项和项目开发,对学生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奠定基础。 |
|
|
|